回首中国油企近年海外并购路2005年初,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引来一场央企并购的舆论热潮,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无功而返,但作为我国石油企业尝试海外收购的第一要案,中海油的勇敢尝试,为中国石油企业出海之旅打入一针强心剂。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境不会仅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领地上。国内先行此情此景下,相关专家建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还是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略,国内国外并举。
这次会议准备好的文本会在巴塞罗那会议开始讨论,那时才算是真正进入实质性的谈判。在他看来,节能是一个很大的商机,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责任。经济危机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对很多发达国家来说真正的担心恐怕依然是出于经济竞争力和国内政治的考虑。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有些国家在技术提供和技术转移上存在区分对待,我们应该逐步消除这种区分。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美国为民主制国家,其国会能够通过的转让的技术项目的数额和资金量,受国内各方博弈影响甚大。曼莫汉星也说,印度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批程序已大大改善,他敦促美国商界把握机会,把眼光投向该国的公私合营项目。
同时,美国也还没有与印度签署核燃料再加工协议。针对印美民用核协议,曼莫汉星说:我们正在敲定最后的细节,以便让协议能够全面落实……这将创造大量商机。曼莫汉星周一向美国商界领袖讲话时说,印度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印度经济继续增长,而印度市场会继续对外国投资者保持开放。他说:我们在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础设施上需要大量投资,以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
曼莫汉星说,他和奥巴马将签署一系列有关能源安全、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的协议,以加强两国的合作关系。他在讲话中,呼吁印美携手,共同打造一个开放与具包容性的亚洲。
奥巴马周二晚还将设国宴招待曼莫汉星当记者问及,此次峰会预计将耗费大量能源,排放可观的二氧化碳时,叶普笑言,就如同北京在召开奥运会时所作的那样,丹麦已经进行了周密筹备。据叶普介绍,此次峰会的参加人数将创历史高峰,各方代表团人数就将达万余人,另有六十多国领导人和更多的非政府组织人员表达了参加峰会的意愿。他相信,未来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国内专家普遍认为,发达国家需要就实现MRV原则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符合其具体情况的减排义务。但他也坦言,要形成最终的法律文本并不容易,有关各方需要做出更多更艰苦的努力。叶普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实质性努力予以充分肯定。
他认为,透明度在气候谈判中将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要发挥自觉性,现在毕竟没有国际警察在具体监督减排情况。丹方将努力安排好各方面对会议的需求,同时也会考虑到环保方面的需要。
在气候谈判过程中,信任很重要,气候谈判需要加强相互信任。他同时透露,哥本哈根峰会将会尽可能按时结束,不会延期。
中国目前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气候变化这项作业,而且也较为准确地认识到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哪些可以实现,哪些难以实现的。目的之二为最终形成一份有效的法律文本建立基础。丹麦作为主办方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他指出,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需要在峰会中体现。如此大规模的超级会议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叶普介绍,在气候变化方面丹麦给自身提出了规模宏大的减排计划,同时以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为首的政府团队正在加紧协调各方立场,促使峰会取得成功。
叶普说,不认为中国会对MRV原则存有疑义,因为巴厘路线图已对此有了规定。丹麦驻华大使叶普先生(Jeppe Tranholm-Mikkelsen)二十四日在北京使馆官邸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就峰会可能达成的目标以及中国在峰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表示,中国是气候谈判中的建设性伙伴,正在成为绿色能源使用的领军国家之一。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应该会达成一个雄心勃勃、全面而具体的政治协议。
叶普对本社记者表示,峰会将努力实现一项协议,两项目的(one agreement,two purposes),会议将通过谈判形成一项政治决议,目的之一是为各方提供行动准则,将有利于各国立即就气候变化议题展开具体措施。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将于下月七日到十八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在谈到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原则问题时,叶普说,对气候变化的监测需要透明度,而在具体操作上还需研究讨论省物价局价格一处负责人表示,未来居民阶梯式电价的制定及实施要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之后才会实行。具体到辽宁,阶梯式电价的制定,首先国家要召开相关会议,确定一个大致的原则,因为各地区情况不同,比如北京与其他城市、省内的大连与朝阳的情况也不同,定价也不会一样。但电价改革已箭在弦上,调整只是迟早的事。
国家召开会议确定相关原则后,根据会议精神,东北三省就阶梯式电价如何制定,要进行适当衔接,之后省物价部门就分档定价要进行测算,测算后提出可操作的方案,还要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才能付诸实施。阶梯式电价需充分论证后实行 居民用电采取阶梯式电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的日本、韩国及美国。
居民用电实行分档定价,用电越少价格越低,用电越多价格越高。电价改革涉及百姓切身利益,虽然记者此前已从省物价部门得到了明确信息,即辽宁近期、至少年底前,居民用电价格不会做出调整。
从电网方面看,去年8月20日国家将全国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分钱,由于当时通胀压力较大,且金融危机已给经济发展造成冲击,电网企业销售电价没有同步调整,导致购电成本剧增。至于未来居民用电的涨幅,省物价局价格一处负责人表示,可能与非居民电价涨幅同幅上涨,应该在每千瓦时2.8分钱左右,而不会有太大的上涨,也不会对居民生活带来太大影响。
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2倍。这次国家发改委提出对实行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电户,将其月(年)用电量分为若干档次,对基本用电需求部分实行较低电价,对超过基本需求的电量实行较高电价,既能合理反映供电成本,又能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这样的程序紧锣密鼓地履行下来,可能会在明年初、或将是三四月份。从发电方面看,火电企业执行标杆电价存在不均现象,需要对标杆电价进行有升有降调整。
虽然国家发改委宣布此次调整不涉及居民用电,但此前国家发改委已要求各地研究对居民用电推行阶梯式电价改革方案,并提出居民每户每月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数额,将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国家不会制定统一的标准,这给广大公众以无尽猜想。居民用电一般位于电网供电终端,电压等级最低,且主要集中在电力系统高峰时段用电,其供电成本最高。
从供电成本角度看,我国现行居民电价严重偏低。我国长期实行的居民用电既低于工业电价,也低于平均电价。
从昨天开始,非居民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8分。居民电价主要通过提高工商业用电价格分摊成本实现。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